- 晋水源流
- 在晋祠内。
源流主泉难老秒流量1.8立方米。
源上建水母楼,头层三间带廊二层为二间。
歇山式屋顶,内塑水母坐像及侍女。
相传晋祠北13公里金胜村有柳氏女子,嫁于古唐村(晋祠)为媳,遭婆毋虐待,每日挑水,某次路遇白衣大士要水饮马,饮毕白衣大士送马鞭一支,谓将鞭插入水缸,需水时提鞭,水即上升。
柳氏试之,诚然。
一日婆母见此马鞭,遂抽出缸外,水势溢缸而泻,柳氏回家后忙用坐垫坐在缸口,水从垫下溢出,“柳氏坐瓮,饮马抽鞭”即指此,楼内水母像依此塑造。
源前十孔分水,南北两渠。
北宋嘉祐五年(1060年),又把晋水分为海青北河、鸿雁南河、鸳鸯中河、陆堡河四段,以利灌溉。
现灌溉稻田四万亩,水势清澈晶莹,常生萍四季一色,水温保持17℃,常年不息。
唐代诗人李白《咏晋祠》诗中有“晋祠流水如碧玉,傲波龙鳞沙草绿。
”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